韓國船舶業(yè)界接連獲得高附加值船舶訂單,在8月份的接單量依然位居第一位置。
據(jù)克拉克松統(tǒng)計(jì),韓國在8月獲得了23艘、21.14億美元、91萬CGT的訂單。按公司來看,現(xiàn)代重工獲得了2艘155000立方米LNG船訂單,大宇造船海洋獲得了1艘173400立方米LNG-FSRU(兼用于LNG-RV)及5艘13100TEU集裝箱船訂單,F(xiàn)代尾浦造船獲得了3艘52000DWT成品油船訂單。幾乎都獲得了高附加值船舶訂單。
另外,在同期中國則僅獲得15艘、5.2億美元、33萬CGT訂單,遠(yuǎn)低于韓國的業(yè)績。上海外高橋造船獲得2艘206000DWT散貨船訂單,江蘇新世紀(jì)造船獲得1艘82000DWT散貨船訂單,廣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獲得1艘48K油輪,江蘇熔盛重工獲得2艘,600TEU集裝箱船。截至8月的累積訂單量,韓國的為378億美元、278艘、1138萬CGT,中國的為103億美元、322艘、615萬CGT。
同時(shí),韓國跟中國之間的手持訂單量差距也逐步減少。以9月1日為標(biāo)準(zhǔn),韓國擁有的手持訂單量為4,332萬CGT,與今年一月相比,小幅降低到164萬CGT,與此相反,同期,中國的手持訂單量為4954萬CGT,與年初相比,劇降694萬CGT,同時(shí)中國的手持訂單量降低到5000萬CGT以下的是在2007年9月以后這次為首次。
因此,兩國之間的手持訂單量差距也從年初1152萬CGT縮小到622萬CGT,如果這樣的趨勢持續(xù)下去,那么到明年上半年韓國的手持訂單或許超越中國。
另外,在1-8月,中國的建造量共為1190萬CGT、730艘,小幅多于韓國的1045萬CGT、346艘。
(來源:造船速報(bà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