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輒斥資上百億的電商物流建設乃是電子商務企業(yè)的“圈地”行為?日前,電商企業(yè)耗巨資建設物流的火爆熱情遭到業(yè)界的質疑。
“我不認為一家電子商務公司需要上千畝土地自建物流中心,拿投資人的錢去造倉庫,難免有圈地之嫌!苯,仲量聯行中國區(qū)物流基礎設施總監(jiān)、董事王成志對時下電商紛紛斥巨資砸向物流地產拋出“圈地論”,并稱“電商企業(yè)要更專注做電子商務業(yè)務才對,而不是拿地、造倉庫!
一石激起千層浪,8月15日,京東商城CEO劉強東通過微博對上述言論給予反擊,稱京東耗巨資建物流并不靠房地產賺錢,而是為了提高購物體驗和降低物流成本。
一庫難求電商圈地建倉
近年來,電子商務爆發(fā)式的增長帶火了物流行業(yè)。據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的最新數據顯示,過去三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實現了年均90%的增長,其中B2C市場的規(guī)模更是由93億元上升到1083億元,年均增長率高達242%。而且,未來三四年電子商務市場還將保持強勁爆發(fā)的態(tài)勢。
與此同時,成倍激增的網購訂單也讓電商企業(yè)的物流短板暴露無遺,其中倉儲不夠用,倉儲租金上漲等都給電商企業(yè)帶來競爭的壓力。于是,一些電商企業(yè)在資本市場獲得資金注入之后,第一時間便考慮自建物流和倉儲體系。
據了解,首當其沖最先布局的是京東商城,自2009年以來,京東商城自購土地已接近1400畝,并且計劃今年同時開工建設7個一級物流中心和25個二級物流中心。
而另一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的物流戰(zhàn)略也于2011年初浮出水面:自籌100億元,并與其金融合作伙伴共同籌資近千億元,逐步在全國建立一個立體式的倉儲網絡體系。此外,包括當當網、凡客誠品等在內的電商企業(yè)也都在尋找合適土地自建倉儲物流網絡,至今,電商企業(yè)對于投資建造物流中心的熱情仍在持續(xù)升溫。
“現在找倉庫用地實在太難了。”一位國內知名電商企業(yè)物流主管感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均出現了一庫難求、地價跳漲等庫荒現象。據其介紹,以北京為例,通州今年有一塊物流用地拍出的價格飆升至250萬元/畝,在上海、廣州等地,物流用地的一手地的價格也接近每畝50萬~60萬元。
京東反駁稱大型庫房稀缺
“庫荒現象足見物流地產現在被炒得有多熱”。對于時下電商企業(yè)熱衷于物流建設,王成志稱:“電商企業(yè)投身物流用地的目的還是賭地價升值,由于土地的供應量是有限的,因此物流地產甚至比商業(yè)地產更有升值的空間。另一方面,這部分資產可以被包裝成為日后上市的一個賣點!
“目前中國倉庫的投資回報率在全球范圍內算是較高的,毛收益率在8%~8.5%,高于一般住宅以及商業(yè)地產的平均收益率!彼J為,電商投資物流地產不是一個健康的成長方式。同時指出,“電商企業(yè)至今仍沒有一個盈利,拿投資人的錢去造倉庫,難免有圈地之嫌!
對此,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反擊稱,這是源自對大型電商物流的不了解所造成的。目前,國內根本就沒有可以容納數百萬種商品的超大型單體庫房,大型電商只能自建或者合作代建。
劉強東稱,在京東亞洲一號沒有建成前,京東在北京租賃了7處庫房,導致購物體驗和物流成本都很不好,這是京東圈地的最主要原因。
對于業(yè)界“圈地”的質疑,當當網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對此表示不予置評,“對當當網而言,物流庫房大多以合作租賃為主,建庫房的初衷是提供更快的送貨速度,照顧顧客的體驗!
(信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