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施工過程中,應根據(jù)設計圖紙的要求確定外圍護結構的保溫材料。各類保溫材料應有出廠合格證或相關指標的試驗報告。當沒有出廠合格證或試驗報告時,應抽樣檢測,其相關指標應符合要求。
隨著我國建筑節(jié)能工作的縱深發(fā)展,不斷涌現(xiàn)眾多品種的保溫隔熱材料,由于其節(jié)能保溫性能等原因,一些保溫隔熱材料逐漸被市場淘汰。選擇適合的保溫隔熱材料不僅能達到節(jié)能保溫的目的,還能延長建筑物的壽命。
根據(jù)保溫隔熱材料在圍護結構的使用部位不同,分為內墻保溫隔熱材料和外墻保溫隔熱材料;根據(jù)節(jié)能保溫材料的狀態(tài)不同又可分為板材(固體)保溫隔熱材料和漿體保溫隔熱材料。
板材保溫隔熱材料
板材保溫隔熱材料,使用的地區(qū)和范圍比較廣,可以在外墻外保溫工程中使用,也可以在外墻內保溫工程中使用。不過使用過程中應該注意一下幾點:
A:單一保溫隔熱材料:
是保溫工程應用的主體,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其它材料的配合。如:發(fā)泡型聚苯乙烯板,擠出型聚苯乙烯板,巖棉板,玻璃棉板等,在使用前要進行必要的檢測,包括:
1、導熱系數(shù)(W/m?K)
2、表觀密度(Kg/m3)
3、壓縮強度(MPa)
4、尺寸變化率(mm)
5、水蒸氣透系數(shù)[ng/(Pa?m?s)]
6、氧指數(shù):需阻燃型,否則防火不能達標。
B:系統(tǒng)保溫材料
系統(tǒng)保溫材料是指將單一保溫材料與其它輔助材料復合而成為一個系統(tǒng),稱為系統(tǒng)保溫材料。如下幾種:
1: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使用中需測試的項目:
a:傳熱系數(shù)
b:防水性、耐凍融、耐候性、耐沖擊、抗風壓
2、內保溫系統(tǒng),內保溫需測試的內容:傳熱系數(shù)、水蒸氣透濕系數(shù)、吸水率、收縮率、氧指數(shù),原因同上。
漿體保溫材料
漿體保溫材料目前主要用于外墻內保溫,也可用于隔墻和分戶墻的保溫隔熱,如性能允許還可用于外墻外保溫。
總而言之,不論建筑物的節(jié)能施工是采用外保溫還是內保溫,也不論選用的保溫材料是板材還是漿體材料,都必須注意注意施工質量。
綜上所述,只要嚴格遵守施工規(guī)范的要求,認認真真、循序漸進是完全可以避免各種可能的質量事故。從而保質保量地完成外保溫系統(tǒng)的施工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