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萬物復蘇,合肥市各大新建場館的工地上,也迎來了新一輪的建設高潮。日前,記者對位于合肥市濱湖新區(qū)和政務新區(qū)的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等六大新建場館進行了探訪,各場館基本都已進入裝修布展階段。未來到這里看什么,記者提前帶您體驗。
【安徽省博物館新館】
○地點:合肥市政務文化新區(qū)習友路與懷寧路交口西北角
○規(guī)模:新館總建筑面積40430平方米,地上6層,地下1層
○看點:徽州古院落、安徽古文物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
○地點:合肥市政務文化新區(qū)習友路與懷寧路交口西北角
○規(guī)模:占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
○看點:三維影片看恐龍、4D影院、太空模擬
【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
○地點:合肥包河區(qū)包河大道與云谷路交口東側巢湖岸邊
○規(guī)模:占地328畝
○看點:戰(zhàn)艦形場館、90米高五角星紀念塔、體驗渡江戰(zhàn)役【安徽名人館】
○地點:合肥包河區(qū)包河大道與云谷路交口
○規(guī)模:建筑面積62000平方米
○看點:安徽歷史名人
【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
○地點:濱湖新區(qū)廬州大道與錦繡大道交口西南角
○規(guī)模:9大場館
○看點:大型展會
◎安徽名人館
即將接名人“入住”
一個主館、兩個附館,三館合璧,猶如張開的懷抱,代表著安徽人勇闖天涯的開放心態(tài)。3月10日,已完成外立面裝修的安徽新名人館靜靜矗立在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西側。
【現場探訪】外部裝飾掃尾
10日記者探訪新的安徽名人館,主館外部裝修已基本結束,工人們正對大門進行最后裝修。內部,工人們正在收拾地上的建筑材料,“下面就是裝修布展的事情了”一名現場負責人說。
【全景展示】百位名人入館
據安徽名人館副館長蘇俊介紹,新的安徽名人館依枕山臨水、四水歸堂的徽派建筑理念設計,建筑面積62000平方米。場館已經進入內部裝飾布展階段,關于新名人館“看頭”——歷史名人,如何講解和呈現給觀眾,是現在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
蘇俊介紹,新安徽名人館將采取聲光電結合的科技手段,使參觀者能最大限度地了解到歷史人物的面貌。
【最新進展】
據介紹,新安徽名人館所有主題工程的外裝飾將在3月底完成,4月份將完成室外綠化等環(huán)境工程,目前正在進行布展方案的設計討論。
◎安徽省博物館新館
徽州古院落20日現身
青銅外衣、濱水長橋、竹林風影、逼真浮雕、原味古民居……3月10日,安徽省博物館新館內部裝修已結束,各部分布展一次展開。
【最新進展】徽州院落20日落成
新館四面環(huán)水,一條飛橋連接正門。走進大廳,記者看到地面、墻面裝修工程已基本結束,少量工人正在墻上敲敲打打檢查。
在四層一角,一處徽州古民居院落雛形初現,搭建工程接近尾聲。院落的核心是從歙縣移來的“胡仁鏡宅”,原汁原味的木樓已組裝完畢。木樓下方一側,是一座石橋,通向模擬的院落后門,F場施工負責人焦經理介紹,這處古院落是新館中最先建成的區(qū)域,將于3月20日完工。
【全景展示】7大空間蘊含徽州神韻
據介紹,新館總建筑面積40430平方米。整體風格傳承“四水歸堂,五方相連”的徽文化內涵。新館的內立面是玻璃幕墻;內表面為整面木質襯里,使觀展室內空間溫暖而又人性化。新館在場地與空間的連接處上設計有竹海、水池、長廊、徽州牌坊等景致。
新館包括立體公共空間、陳列展覽區(qū)等7個部分。新館頂部,還特別設計了空中花園。新館底層,將成為為參觀者提供飲食休閑娛樂的場所。
【最新進展】
據了解,省博物館新館目前即將進入布展階段,但具體開館時間尚未最后確定。
◎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
五一可登“戰(zhàn)船”渡江
“船頭”正在掛“帆板”、弧形墻展現渡江浮雕、站在船頭領略渡江戰(zhàn)役場景……3月10日,合肥市濱湖新區(qū)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建設工地上,到處演奏著叮叮當當的交響樂。
【最新進展】“大帆船”正貼“帆板”
遠遠看去,紀念館的“船頭”形懸挑結構劍指高空,延伸至巢湖岸邊的寬闊廣場中央,渡江戰(zhàn)役紀念塔猶如“船頭”的旗桿,引領著勝利的方向。在懸挑結構外立面上,建筑工人爬上爬下,將一塊塊帆板形墻磚貼上。
從懸挑結構北側正門進入,“船”肚共分三層。二樓是序廳,一塊弧形墻面立在中庭,弧形墻上將用浮雕展現百萬雄獅渡江盛況。
【全景展示】游客如歷渡江戰(zhàn)役硝煙
據合肥市濱湖新區(qū)建設指揮部的介紹,整個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基地占地面積328畝,建筑面積1.7萬平米,分為勝利廣場、解放廣場和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等6大區(qū)域。
勝利廣場呈半島狀突出巢湖,猶如一艘乘風破浪的巨型戰(zhàn)艦,90米高的五角星紀念塔象征軍民一心不畏長江天險的豪情壯志。在勝利廣場四角,將點燃四把“革命之火”。園區(qū)核心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以戰(zhàn)艦為型,以登陸為主題,坐落于水系環(huán)繞形成的“江池”之中。紀念館體驗廳是最大亮點,這里通過高科技手段,利用半景化與實物戰(zhàn)船復原的方式,讓觀眾與展品形成互動,仿佛置身戰(zhàn)火硝煙之中。
【最新進展】
據介紹,目前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屋面保溫已完成,屋面GRC板(船板模樣)安裝完成90%,外墻部分龍骨完成。內外裝修預計將在3月底結束,之后展開細致的布展工作,爭取今年“五一”開門迎客。
◎古生物化石博物館
十一可感受“侏羅紀公園”
3只20多米高的長頸龍化石、4D影院、寶石展覽……3月10日,位于合肥市政務新區(qū)的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靜靜等待著古生物化石的到來。
【現場探訪】兩只“恐龍”曬太陽
10日,記者來到政務新區(qū)安徽省文博園內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模擬恐龍形態(tài)的兩個場館在陽光下交錯依偎。場館辦公區(qū),工人正在對玻璃墻進行最后檢查。整個辦公區(qū)內,無論是室內還是走廊都已裝修完畢。
穿過一個門衛(wèi)室,才能進入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展區(qū)。整個主館內寂靜無聲,所有建設工程已經結束,只等裝修布展。
【全景展示】五大重頭廳魅力十足
胡永欣是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現場工作人員,他帶領記者提前暢游。
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前身是安徽省地質博物館,新館占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6495平方米,其中展區(qū)面積16902平方米,是國內同類博物館中面積最大的。兩個單體建筑設置6個基本陳列展廳:序廳、地球廳、生命演化廳、恐龍廳、礦物巖石廳和資源環(huán)境廳。同時根據需要設置了中庭休閑區(qū)、4D科普影院等輔助展區(qū)。在眾多展廳中,有五大展廳魅力十足。
該館的重頭廳是恐龍廳,“未來將放置24米高左右的三條長頸龍化石”,胡永欣介紹,周圍還將圍繞十幾條小恐龍?铸垙d內部有環(huán)形走廊,墻上用圖片、幻燈片、三維影片等,循環(huán)播放演示恐龍繁衍生息直至滅亡的過程。長頸龍其中一條的頭將透過恐龍廳東南角墻上的一個三角孔洞伸出,讓在中庭休閑區(qū)的觀眾能邊喝咖啡邊欣賞。
另一個重頭廳是4D影院,“3D已經讓人身臨其境,4D不光是視覺上,還有身體感覺上的配合”,胡永欣說。這個4D影院是安徽首家,觀看時,座椅會配合電影場景進行晃動,噴出氣霧或水珠,讓觀眾獲得最真實的觀感體驗。目前,兩部4D影片已經制作完畢。
“太空模擬艙”在工程上被稱為懸挑模擬區(qū)。模擬艙有數排座位,觀眾坐在上面面對巨幅熒幕,將帶觀眾去往各個星球參觀,還將從太空觀賞我們的家園地球。
【最新進展】
據介紹,安徽古生物化石館于3月初開始內部裝飾,預計在10月1日前完成布展,目前暫定的開館日期為“十一黃金周”。屆時,該館將按照國家和我省相關規(guī)定,免費對公眾開放,但需實行預約領票制,具體實施方案將在開館前向社會公布。
◎合肥美術館
坐在“鳥巢”邊看水幕電影
片片綠色襯托下,數百根鋼管錯落有致,玻璃幕墻映射著太陽的光輝。3月10日,樹叢中的合肥美術館更有“鳥巢”的感覺。
【現場探訪】“鳥巢”內部裝飾過半
10日,記者來到坐落于塘西河岸邊的合肥美術館。
從南側入口進入,是“鳥巢”的地上部分,儼然一個玻璃房。陽光透過玻璃幕墻灑落地面,工人們正在對內部墻面、地面進行處理。內部的辦公室、衛(wèi)生間等處已大體裝修完畢。
【全景展示】頂上射光束東邊映水幕
據介紹,合肥美術館占地面積262畝,建筑面積13982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地上高23米,地下7米,地下是展覽的中心。
館外廣場地面,有數百條光帶向“鳥巢”聚集,按照設想,夜晚光帶從外圍點亮,光束“傳導”后聚合,瞬間點亮“鳥巢”!傍B巢”上方,有多根鋼管在夜晚將射出各色光束,使夜空更璀璨。東側,“鳥巢”毗鄰整治一新的風景塘西河,夜間從“鳥巢”上方將有巨大光束射向塘西河面,利用高科技形成水幕,播放美術片或科技片。
【最新進展】
對開館時間,目前還未具體確定,但施工負責人表示,工期較緊,他們將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盡快讓美術館與市民見面。
◎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
十月來這里看車展
外形似鰩魚的登錄大廳,波浪形的主館,長方形的標準館,這是3月10日記者看到的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
【現場探訪】6大標準館主體竣工
濱湖國際會展中心位于濱湖世紀城小區(qū)北側。走進場館,地面已經鋪設了不少地磚,F場施工方介紹,目前6個標準館主體已完工,未來根據規(guī)劃圖還將建設同樣的4個標準館。
【全景展示】“鰩魚”踏浪迎嘉賓
根據效果圖,整個濱湖國際會展中心融合登錄大廳、辦公大廳、主館、標準館及酒店于一身。北側是會展中心主入口,“鰩魚”登錄大廳就在那里。主館屋頂采用波浪形呈現,將下面三個部分聚合而成。
【最新進展】
目前已經確定,今年10月將在這里舉行華東車展,因為場地寬廣,為歷年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