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卸任的中鋼協(xié)前常務副會長羅冰生昨日表示,目前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基本處于停滯狀態(tài)。
今年1月,中鋼協(xié)帶領中國的鐵礦石談判小組赴澳大利亞與礦山進行接觸談判,成員包括寶鋼、武鋼等國內主要鋼企的代表。雖然供需雙方都已認可基于指數的季度定價模式,但談判無功而返。
目前鐵礦石采用離岸定價方式,未被納入在內的海運費波動范圍卻很大,每噸運費從幾美元到上百美元不等。由于三巨頭壟斷了全球海運市場70%左右,中方力圖通過談判爭取海運費保持穩(wěn)定,但這一努力并未奏效。
羅冰生說,2010年中國進口鐵礦石6.18億噸,由于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平均每噸鐵礦石上漲48.51美元,全年多付了外匯300.1億美元,按照匯率1:6.6計算,折合人民幣1980億元,這是2010年中國大中型鋼鐵企業(yè)全年實現(xiàn)利潤897億元的2.21倍。他表示,2010年中國鋼鐵行業(yè)整體效益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國際鐵礦石價格的大幅上漲。上周礦商必和必拓在1月份鐵礦石價格155美元的離岸價格基礎上,提出把鐵礦石的價格上漲到188美元。而這一決定只是向相關鋼企發(fā)布“通知”,鋼企只能被迫接受。
進口礦連漲5月首現(xiàn)下跌
昨日,連續(xù)上漲5個月的進口現(xiàn)貨礦終于出現(xiàn)了下降的趨勢,從22日開始,進口現(xiàn)貨礦報價出現(xiàn)松動,而昨日印度、巴西、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外盤報價均下降。昨日,品位在63.5%的印度粉礦報價在194美元-196美元/干噸,而在21日這一報價達最高點196美元-198美元/干噸。目前進口礦價格已經比2010年7月時的低點上漲了60%。上周我國港口鐵礦石庫存達8846萬噸,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
中鋼協(xié)預測今年鐵礦石供應將前緊后松,價格也會前高后低。中鋼協(xié)副秘書長吳新春“預言”:“過高的進口鐵礦石價格在3、4月份肯定要吹破!(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