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2月14日電中國華創(chuàng)證券研究報告稱,今年1、2月份將是全年通脹階段高點,亦是政策密集度和疊加效應最為嚴厲期;今年流動性寬裕局面料難有改變.
該券商報告指出,CPI權重的調整或導致整體通脹水平有所回落,預計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增幅明顯低于預期,甚至難以突破前期高點.
中國股市和債市周一雙雙走強,因市場傳言1月CPI同比漲幅為4.9%,低于市場預期,主要因官方調整了CPI的權重.而中國股市上海A股成交額今日放大至近1,800億元人民幣,創(chuàng)近三個月新高.
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定于15日(周二)公布1月CPI等宏觀經濟數(shù)據(jù).路透此前調查中值顯示,當月CPI漲幅有望達5.3%,創(chuàng)2008年7月以來的30個月新高.市場因此擔憂新一輪的調控政策出臺.
華創(chuàng)并認為,社會流動性總體充裕的情況今年仍然不會改變,變化僅在于增量的有所收縮.
"即使在存量資金不會調整的假設下,邊際資金的啟動也會產生明顯的杠桿效應."華創(chuàng)證券的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在報告中稱.
報告進一步指出,從更短期看,未來一至二個月資本市場的增量資金將主要來源房地產和外匯占款.
報告解釋稱,預計未來幾個樓市成交量將做明顯調整,房地產資金轉換的觸發(fā)點逐步具備.同時,出口恢復性增長態(tài)勢和中國的三次加息已經使利差進一步擴大,這將熱錢的流入規(guī)模再度逆轉并呈擴大化趨勢.
國家統(tǒng)計局新聞發(fā)言人盛來運去年10月明確表示,2011年起中國將采用新的CPI權重.這亦符合中國CPI每五年一調整的慣例.
按照此前盛來運的說法,中國目前CPI中,居住類價格的權重是15%左右,而美國是42%左右,這就是兩個國家在發(fā)展水平和生活質量方面的差異.中國消費支出中食品支出占比(恩格爾系數(shù))較大,在40%左右,而美國恩格爾系數(shù)已在20%以下,這也有個緩慢變化的過程.(路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