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行業(yè)的兼并重組在這個年底再度熱絡起來。
近日,在鞍鋼集團一手推進與攀鋼的實質性重組,一手又準備將位于福建的三鋼集團囊入懷里,與此同時,包括山東鋼鐵集團、河北鋼鐵集團在內的國內鋼鐵業(yè)巨頭也傳來了兼并重組進展的新消息。
山鋼集團:推出“省錢版”重組方案
12月14日,在時隔大半年之后,山東鋼鐵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濟南鋼鐵正式發(fā)布公告,宣布了新一輪的重組方案。
新的重組方案在原有方案的基礎上改動不小。方案雖然仍計劃以濟南鋼鐵為整合平臺換股吸收合并萊鋼股份,但銀山型鋼和萊蕪鋼鐵機械制造公司此次被調整出重組收購范圍,濟鋼集團也不再向上市公司注入30億元現(xiàn)金。此外,山東鋼鐵集團還“隨行就市”降低了換股價格,濟南鋼鐵為3.95元/股,萊鋼股份為8.9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該價格同時也是現(xiàn)金選擇權價格。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目前二級市場走勢,萊鋼股份股東選擇現(xiàn)金選擇權的可能性很小,山鋼集團就此能節(jié)省超過8億元現(xiàn)金;再加上向上市公司取消注入的30億元現(xiàn)金,山東鋼鐵集團合計節(jié)省現(xiàn)金超過38億元。因此,對于此前在收購日照鋼鐵中有些“差錢”的山東鋼鐵集團來說,可謂相當“給力”。
鞍鋼集團:攀鋼、三鋼雙管其下
鞍鋼集團不動則已,一動就是雙管齊下。
先是12月16日,*ST釩鈦的復牌公告稱,公司擬以其擁有的鋼鐵相關業(yè)務資產與實際控制人鞍鋼集團擁有的東北和澳大利亞礦產資源進行置換。資產置換后,*ST釩鈦將轉型為以礦產與釩鈦為主營的資源類公司。
隨后,次日,突然停牌數(shù)日的福建上市公司三鋼閩光也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三鋼集團與鞍鋼集團的重組方案已于近日上報工信部。若重組順利完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鞍鋼集團。福建是全國少有的幾個鋼材供不應求的省份,對于一直苦于產能過剩的鞍鋼集團來說,將這一市場圈入勢力范圍應該誘惑不小。
而若此次雙管齊下的重組推進順利,也意味著以東北為大本營,通過落子東南、西南,一手抓資源,一手拓市場,鞍鋼已經中國鋼鐵行業(yè)的競爭版圖上構建出一個“大三角”。
河鋼集團:繼續(xù)批量重組省內民企
此前的11月11日,河北鋼鐵集團宣布,其以商譽、管理、技術咨詢服務、購銷渠道等資源優(yōu)勢,將河北敬業(yè)、唐山松汀、邢臺龍海、河北永洋、吉泰特鋼5家民營鋼鐵企業(yè)納入麾下,并占重新登記后各新公司10%的股權。
這一“漸進式股權融合”的重組模式,為河北鋼鐵集團新增產能達1000萬噸。重組后,河北鋼鐵集團將適時向這5家新公司派出管理、技術團隊、共享大宗原材料采購、產品銷售與技術研發(fā)平臺。
河北鋼鐵集團也由此嘗到了甜頭。12月11日,河北鋼鐵集團銷售總公司總經理閆秀軍在第六屆環(huán)渤海鋼鐵市場論壇上透露,在幾個月之內,還會有一批民營鋼鐵企業(yè)進入河北鋼鐵集團,它們也同樣將采取“漸進式股權融合”的重組模式。
閆秀軍同時表示,河北鋼鐵集團正在研究如何對新整合的民營鋼企進行下一步運營,使整合雙方都能從中獲益,“比如在協(xié)議礦(即鐵礦石長協(xié)礦)等原料的采購上,我們會和民營鋼企分享資源”。
行業(yè)布局調整的最后機遇期
“'十二五’是鋼鐵行業(yè)布局調整的最后一個機遇期。”兼并重組,提高集中度是中國鋼鐵業(yè)多年來一直都不曾落幕的重要話題,12月18日,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駱鐵軍表示。
駱鐵軍表示,在山東、河北等地,一半以上的鋼產量要輸往華東和華南市場。而在廣東,其鋼材需求每年達5000萬噸,而自產鋼僅為1000萬噸。這樣的布局需要調整。政府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主要方向是扶植大企業(yè),讓大企業(yè)做強。他還提到了寶鋼湛江和武鋼防城港項目,認為“這樣的布局調整項目應該盡早啟動”,不僅可對應國內市場的需求,而且還可對東盟市場形成輻射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駱鐵軍還透露,為了促進兼并重組,“我們和國資委商量,考核要適當調整。目前來說操作起來非常困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兼并重組中設立專項資金。”
可以預見到,隨著“十二五”開局在即,鋼鐵巨頭們將加速“跑馬圈地”,在這個“最后的機遇期”里盡可能地盤踞更大的勢力范圍,而中國鋼鐵業(yè)的競爭版圖上也因此將硝煙四起、戰(zhàn)鼓聲聲。
(證券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