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三發(fā)表報告稱,全球經濟復蘇仍然脆弱,主要靠新興經濟體拉動,但經濟急劇下滑的可能性仍然較低。
IMF發(fā)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稱,預計2010年和2011年全球經濟將分別增長張4.8%和4.2%,與早先的預期基本一致,下行風險依然嚴峻。其中,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將分別增長7.1%和 6.4%;先進經濟體將只有2.7%和2.2%。IMF預測,全球經濟急劇下滑(包括先進經濟體出現停滯或收縮)的可能性看來仍然較低!
IMF經濟顧問奧利維爾·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表示,經濟復蘇既不強勁,也不平衡,而且面臨不可持續(xù)的風險!
布蘭查德表示,要實現“強勁、平衡和可持續(xù)的全球復蘇”需要開展內外部重新平衡,即私人需求必須足夠強勁,以主導并維持經濟增長;同時過度依賴國內需求的先進經濟體(尤其是美國)必須更多地依靠凈出口,過度依賴凈出口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尤其是中國)現在必須更多地依靠國內需求。
但布蘭查德指出這兩項重新平衡工作目前的進展過于緩慢。他指出先進經濟體的國內私人部門需求仍然疲弱,金融體系的缺陷仍在制約信貸。外部重新平衡仍然有限,美國的貿易赤字仍然龐大,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仍然保持巨額經常賬戶順差!
IMF 認為,在私人需求疲弱的地方,中央銀行應當繼續(xù)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但持續(xù)的低利率可能導致過度冒險。同時,政府必須繼續(xù)對金融部門進行修復和改革,并且必須進行財政整頓。IMF稱重要的并不是現在退出財政刺激措施,而是提供旨在穩(wěn)定債務并最終減少債務的可信中期計劃,但大多數國家都還沒有推出這種計劃!
IMF稱新興市場經濟體必須加速重新平衡工作。在順差過高的經濟體,應以貨幣緊縮和提高匯率靈活性為主,財政緊縮為輔。這種重新平衡將需要主要亞洲經濟體進一步放松管制、改革金融部門和公司治理,以及增強社會安全網。
IMF稱,迄今為止,通過緩解流動性緊張和重建信心的政策協調,已經取得很大進展,這對于經濟活動的回升也起到了關鍵作用。未來的挑戰(zhàn)是政策制定者以協調的方式制定政策,支持恢復中期健康增長所需的根本性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