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jù)臺媒消息,28日長榮公告與韓國三星重工簽下7艘8000 TEU集裝箱船訂單,總金額達7.21億美元,幾乎是宣告長榮與臺船的合作機會已破局。長榮表示,此一訂單乃是基于比價基礎(chǔ)做出的決定。 臺船總經(jīng)理譚泰平指出,中、韓方面造船上下游工業(yè)的配套較完整,臺船有部分關(guān)鍵電機組件仍向日本方面進口,而船錨與錨鏈等組件則來自中國,匯差來往與外加運費,提高了臺船的生產(chǎn)成本;因此,若船東單純以價格作為篩選條件,臺船與中、韓船廠相比本來就站在不利的位置。 為壓低生產(chǎn)成本爭取長榮訂單,日前臺船曾希望中鋼比照韓國浦項鋼廠給予三星重工20%的價格優(yōu)惠。據(jù)了解,浦項給予三星重工的鋼板報價每噸比中鋼便宜近100美元,中鋼方面則指出此一價格已低至成本邊緣,磋商未能成功。 雖然未能爭取到長榮大單,但臺船今年表訂交船12艘,明年還有包括德國Peter Dohle和陽明的6艘貨柜輪、臺電2艘散裝輪、中油2艘油輪及中航的1艘散貨船等共11艘船會在明年點交;臺船訂單排到2013年,總共還有59艘船的訂單在手。(國際船舶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