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交通部“十一五”重點公路建設項目——青藏公路格爾木至拉薩段改建完善工程兩項重點橋梁工程建成。
據悉,青藏公路原有的雪水河大橋由于設計標準低、橋梁過度負載,出現了安全隱患。投資1900萬元的新建雪水河大橋全長270米,橋高13米,橋面寬8米,由11個橋墩組成,設計年限為50年。此橋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與距離110米的雪水河鐵路大橋遙相呼應,成為青藏線上又一道風景。
另一座位于海拔4600多米的青藏公路秀水河與北麓河之間的大橋全長2200米,目前暫時沒有正式命名,將于10月底通車使用。它是青藏公路上首座特大橋,也是青藏公路上第一座用“以橋代路”的方式架設的橋梁。由于當地高寒缺氧、植被稀少、生態(tài)脆弱、季節(jié)性溫差明顯,屬于季節(jié)活動層,凍土的凍結和融化反復交替的出現,使這一段路基損壞嚴重。通過修建橋梁,以橋代路可減少對凍土的擾動,克服高海拔地區(qū)多年凍土帶來的建設難題。這座建在旱地上的橋梁,還將擔負另一個重要任務:作為京藏高速公路試驗段,為將來在西藏境內修建高速公路作前期科研準備。
青藏公路格爾木至拉薩段改建完善工程于2008年1月開工,總投資12.99億元,采用二級公路標準建設,主要是對青藏公路損壞的路段進行修復,提高道路行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并加強環(huán)境保護,將其建設成為“環(huán)保綠色旅游通道”。工程將于今年10月底全部完工。(青海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