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鋼鐵產能有可能達到7億
8月1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指出鋼鐵產能過剩是最為明顯的,能力6.6億噸,需求4.7億噸,過剩1.9億噸。但同時還在新建許多鋼鐵項目,還有5800萬噸在建,這樣下去,中國的鋼鐵工業(yè)是沒有出路的。李毅中指出,我國目前控制產能過剩的辦法:1)是堅決淘汰落后生產能力;2)是三年之內不再批準新項目,新建項目必須以淘汰落后為前提;3)是兼并重組。
9月19日,在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xié)會主辦的第四屆中國鋼鐵貿易商大會上,中鋼協(xié)元老級顧問吳溪淳透露,2009年,中國鋼鐵行業(yè)在建項目投資額達到3400億元,同比增加3%,而2008年的投資增速則為23%。2010年,上述項目將為我國增加至少5000萬噸粗鋼產能,這意味著明年我國鋼鐵產能將達到7.1億噸,鋼鐵產能過剩將進一步加劇。
據中鋼協(xié)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到2008年底我國共有煉鐵高爐1410座,合計產能為6.6億噸;其中當年新增有效產能1.1億噸,淘汰約3200萬噸落后產能。
從上述資料來看,我國鋼鐵產能過剩問題的確存在,由于統(tǒng)計并不能涵蓋所有鋼廠,特別是小型鋼廠,以及一些新項目的陸續(xù)投產,實際鋼鐵產能有可能超過6.6億,達到7億噸。
2、突出環(huán)保標準的淘汰落后將是控制產能的最有效手段
實際上,從2003年開始,針對鋼鐵行業(yè)產能的整頓就已經開始。近期鋼鐵業(yè)產能過剩的問題更加受到國家的關注。8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業(yè)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問題。其中,鋼鐵業(yè)繼8月中旬被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著重要求“結構調整”后,此次又再度被當作“產能過!钡拇硇袠I(yè)提出。
在工信部等國家部委的“高壓”下,一場以環(huán)保手段為突破、輔以行政經濟措施的鋼鐵業(yè)關停落后產能風暴正在上演。遼寧省環(huán)境監(jiān)察局近日大規(guī)模突擊檢查了省內鋼鐵企業(yè)。河北鋼鐵集團旗下宣鋼拆除了1號300立方米高爐。這已是去年河北鋼鐵集團組建以來拆除的第8座高爐。除此之外,山西、江蘇、安徽、湖北等地都已經展開清理鋼鐵落后產能的行動。
日前,有工信部官員在上海透露,正在制定中的淘汰落后機制,將首先從環(huán)保入手,把不達標企業(yè)進行定期公布、責令整改;其次,把淘汰落后作為項目審批等的前置條件;再次,將淘汰落后與企業(yè)銀行貸款、進口鐵礦石流向條件等等結合;最后,采取經濟手段,對落后生產能力實行差別電價、差別水價等政策。
兼并重組方面,在全國版的《鋼鐵產業(yè)調整和振興規(guī)劃》頒布不久后,地方版的鋼鐵業(yè)振興規(guī)劃接踵出臺。截至目前,已有10省市發(fā)布了鋼鐵專項振興規(guī)劃,每個省市都準備打造大中型鋼鐵企業(yè),同時各省現在都在增加2011年產量目標,各省匯總起來,明顯超過了國家鋼鐵振興規(guī)劃的目標。由于地方政府做大做強鋼鐵行業(yè)的意愿強烈及跨區(qū)域重組的存在的制度障礙,因此依靠兼并重組控制產能的政策并不理想。
分析認為政府一直在呼吁控制產能過剩,更多是出于產能增加過快的擔憂,而非對目前產能的徹底整治,而只要產能增長在合理可控程度內,未來幾年對鋼鐵行業(yè)的政策仍將延續(xù)近幾年這種“雷聲大,雨點小”的做法?傮w來看,突出環(huán)保標準的淘汰落后產能將是我國控制鋼鐵產能的最有效手段。
3、適度產能過剩是經濟發(fā)展的保障
某一行業(yè)產能過剩不外乎表現為幾方面:產能利用率低;行業(yè)利潤率低,過剩產能通過出口消化(表觀消費量低于粗鋼產量)。
2009年1-8月份我國累計生產粗鋼3.70億噸,即使按照6.9億產能計算,產能利用率也高達80.2%,與2007年產能利用率相當。相對于全球粗鋼產能大幅減產,我國粗鋼的生產數據已經非常樂觀。
表1:我國與美國鋼鐵行業(yè)產能利用率
國家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美國 |
88.1 |
80.5 |
86.5 |
86.9 |
95.8 |
86.4 |
90.7 |
86.6 |
78.7 |
46.7 |
中國 |
85.9 |
88.6 |
92.4 |
84.3 |
83.2 |
84.0 |
82.2 |
80.2 |
77.1 |
80.2 |
備注:中國2009年數據為09年1-8月份累計產能利用率,年產能按6.9億噸換算。美國2009年數據為至9月12日累計產能利用率
資料來源:美國聯(lián)邦儲備局,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
通常95%為產能利用率的極限,過高的產能利用率通常預示通貨膨脹壓力加大。對比我國與美國鋼鐵產能利用率,2000-2008年間,我國鋼鐵產能利用率平均為84.2%,低于美國鋼鐵產能利用率(86.7%)2.5個百分點(見表1)。但考慮到美國鋼材需求爆炸式增長期已過,鋼材需求基本平穩(wěn);而我國經濟發(fā)展階段正處于鋼材需求快速增長的時期,為滿足需求增長的彈性,我國目前的鋼鐵產能利用率基本正常。
2003年-2007年,國內重點鋼鐵企業(yè)銷售利潤率均高于全國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銷售利潤率。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鋼鐵行業(yè)高庫存及低產能利用率使得行業(yè)利潤率大幅下跌,2008年重點鋼鐵企業(yè)銷售利潤率低于全國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2.1個百分點。
2009年上半年,伴隨著產量恢復增長和鋼價觸底反彈,鋼鐵行業(yè)扭虧為盈,國內鋼鐵上市公司上半年行業(yè)綜合毛利率為4.59%,盡管同比減少9.04個百分點,但鋼鐵行業(yè)盈利能力繼續(xù)回升的可能性較大。從鋼鐵行業(yè)利潤率來看,得出鋼鐵產能嚴重過剩的結論為時過早,目前的產能過剩對行業(yè)盈利水平的影響程度并不顯著。

圖1:我國歷年粗鋼產量與表觀消費量
我國鋼材凈出口被認為是國內產能過剩的表現,出口成為消化過剩產能的方法之一。2005-2008年間,我國一直保持鋼材凈出口的狀態(tài),在國內鋼材需求外,過剩的粗鋼產能通過出口得以消化。但在2009年,受惠于4萬億經濟刺激政策,國內鋼材需求不降反增,鋼材價格高于國內價格,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由鋼材凈出口國變?yōu)殇摬膬暨M口國(詳見圖1)。2009年1-8月我國粗鋼產量累計產量36965萬噸,鋼材、鋼坯折合粗鋼凈進口169萬噸,粗鋼表觀消費量37134萬噸,產量占消費比例99.5%。從09年情況來看,我國鋼鐵需求增長的空間仍非常的樂觀,保持適度的產能過剩有利于經濟的正常運轉。
表2:各國粗鋼消費峰值及相對應城市化率
國家 |
人均粗鋼消費量峰值(千克/年) |
年份 |
城市化率 |
美國 |
691 |
1973 |
73% |
日本 |
780 |
1973 |
74% |
德國 |
628 |
1970 |
81% |
法國 |
435 |
1973 |
73% |
英國 |
446 |
1970 |
88% |
意大利 |
403 |
1974 |
62% |
中國目前 |
339 |
2008 |
45% |
資料來源:申萬研究
與產量相比,產能是一個相對長期的概念。對于鋼鐵這種強周期行業(yè),產能的過剩是一種長期現象,產能的不過剩只會階段性的出現。我國城市化率僅為45%,人均粗鋼消費與發(fā)達國家粗鋼消費峰值仍有較大的差距(詳見表2),因此我國鋼材消費長期仍處于快速增長階段。盡管我國政府近期嚴控新建產能審批,但是未來也不排除鋼材需求增長超出預期的可能。
(010-63950255)200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