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貿易銳減,航運業(yè)低迷,引發(fā)海船市場亦出現多年罕見的寒冬。從上海航運交易所了解到,隨著國際新造船市場、二手船市場數據紛紛匯總,量減、價跌、成交低迷的慘淡景象呈現在業(yè)界面前,預計行情回升步伐亦將不盡如人意。
滬航交所分析認為,由于全球金融海嘯導致投資銀行進一步收緊信貸,新造船的信用擔保、結匯等諸多與銀行有關的投融資環(huán)節(jié)紅燈頻閃,船東向銀行借貸的資金鏈日益繃緊。眼下除了乾散貨船、雜貨船、集裝箱船等極少量訂單外,原油油輪、液體化學船、LNG船、LPG船、滾裝船等市場風險較高船種的新船訂造皆異常沉寂,近海工程領域高技術、高附加值的高端船種的新船訂造也基本陷入停頓。
此間,中遠旗下大連船廠、廣東船廠在蕭條的新船市場中仍有斬獲,接獲未具名投資人訂造3艘預定2010─2011年交付的5.7萬噸大靈便型船,其單船造價為4870萬美元。與此同時,德國Beguga海運向滬東中華船廠訂造了4艘預定2011─2012年交付的974TEU多用途雜貨船──除上述幸運者外,國際新造船市場基本陷入停滯。
大靈便型船跌價逾四成
從11月初起,隨著國際乾散貨現貨海運市場在成本底線苦苦掙扎,二手乾散貨船交易隨之跌入低迷不振的窘境,其中二手海岬型船、巴拿馬型船交易基本從市場銷聲匿跡。但此期間,來自歐洲和中東的未具名投資人仍收購了部分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建造的二手大靈便型船和靈便型船,其交易價則比今年5月下旬巔峰期的價格相去甚遠──5月下旬1艘5年齡二手大靈便型船交易價高達7200萬美元,而眼下已蝕價一半多至3100萬美元。市場人士認為,見于此船型海運費率較為低廉及自身裝備的便捷性,在低迷的市場氛圍中仍有一定交易空間。 |